皮革
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一般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阶段。在鞣前准备工段,污水主要来源于水洗、浸水、脱毛、浸灰、脱灰、软化、脱脂;主要污染物包含有机废物、无机废物及有机化合物。鞣制工段中废水主要来自水洗、浸酸、鞣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盐、重金属铬。整理工段废水主要来自水洗、挤水、染色、加脂及除尘污水等,污染物有染料、油脂及有机化合物。因此制革废水具有水量大、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悬浮物多、耗氧量高、碱度大、色度高、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并具有一定毒性.制革原料及生产工艺不同,对制革废水的水质影响很大。如羊皮革生产废水的COD、BOD、油脂浓度较低,但Cr3+、S2-浓度较高,碱性较强;猪皮革生产废水中SS、油脂及Cl-浓度较高。
我公司针对此类污水,主要采用以公司的核心工艺多效分离技术(EMS)为主的组合工艺:多效分离(MES)工艺是一项通过凝胶的吸附功能对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去除水中溶解性的COD、有机氮、有机磷和无机磷;生物滤床技术(Bio-NRF)技术则是利用催化剂原理对填料进行改性,促进微生物对水中难降解污染的吸收和降解;同时提高微生物对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的捕捉效率,最终达到提高脱氮效率的目的。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COD、氨氮、硫化氢等污染;也可以去除水中的色度,使得水体回归澄清透明。采用的工艺路线如下所示。来水提升至MES单元,用来去除其中大部分的COD、悬浮物、凯氏氮、TP等污染物,之后自流至Bio-CNF单元进一步去除水中的COD和其它污染物,出水即可达标排放。
案例:
江苏某园区深度处理项目,原水为皮革园区废水。项目规模为25000m3/d,采用的是MES技术,处理生化二沉池出水。
项目实施后的运行水质如图: